红花岗镇在县城北部三十公里处。
这里有条红花河流经村南,条件得天独厚,是发展果业最好的镇。
镇政府门口,镇长时进提前得到消息,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。
时进见江铭从车里下来,脸色十分难看。
不过,人家可是公安局局长,副县长,副处级,他不过是接到上面电话通知,让他防着点江铭。
江铭很快就观察到他眼神里微妙的变化,不过他并没有担心太多,对于这样自以为是的家伙,他反倒有心好好戏耍他一番。
“时镇长,三项规划项目推进的问题,你是如何解决的?”
还没进办公室,江铭直接问道。
“村民都不干了,集体要求退出计划。”
“这个问题,我们镇里开会还是决定交给县政府处理。”
“那你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?搬运工吗?搬来搬去的,整个红花岗镇还缺你这样的搬运工吗?”
江铭一句话,怼得时进竟是哑口无言。
江铭用搬运工讽刺他已经格外开恩了,孙萍骂得更绝。
“一家人还能有商有量的,上下一心共克时艰,你这完全就是专门给我们添堵的!”
“别人给你递刀你立马就捅向了我们。”
“我真没有……”
“不是吗?既然是有问题,那群众呢?他们在哪里?有问题我们当面说清楚,具体解决不就完了吗?你们这叫怎么回事?”
方琴也怒了,直接指出他工作的不负责任。
三人真不是故意为难他,实在是这事搞的,他们本就是下来解决问题的。
群众有意见,自然要听取群众的意见了。
眼下群众没见一个,自然不想在这里逗留。
江铭上了车,直接出了镇政府大门,驱车进了村里。
“江铭,你发现什么了?”孙萍问道。
“时进瞅我眼神不善,很明显上面有人特意给他打电话了。”
“可这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吧?”孙萍感觉江铭是不是有些敏感过头了。
“进村就知道了。”
江铭不再解释,一切只有找到村民才能了解清楚。
村街上,一群村民正在墙角晒太阳。
江铭把车停下,径直向他们走去。
“大叔,借个火。”江铭嘴里叼了一支烟,假装借火。
一个中年人摸出打火机递给了他,江铭并没有马上点烟,而是掏出烟给在场所有人每人发了一支,这才给自己点上,把打火机还给了那大叔。
“大叔,听说你们村里要和县政府解除三项规划项目合作,是真的吗?”
江铭顺其自然地问道。
几个村民互视一眼,借打火机的那位大叔说道:“也不完全是,最近村里来了一些人说三项规划项目是骗局,好多人都怀疑。”
“是啊,咱也搞不清楚是真是假,这不这几天大家都在议论这事。”另一个村民也说道。
“这事吧,我知道一些,政府统一购买果苗,出技术,你们出人工出管理,出劳动,然后销售也不用你们操心,成本共同承担,收入五五分,他们怎么骗你们?”
“是啊,我们也觉得政府也是为了咱老百姓着想,可是镇里有人说,既然怕骗,那就干脆不用签合同了。”
“镇里人真这么说?”孙萍自然听到了,忙过来问道。
“可不吗?要不然,我们怎么会纠结这事呢?”
一个村民刚说完,另一个村民给他使眼神,似乎是说说话小心点。
看出了大家的谨慎,孙萍亮明自己的身份。
“大家好,我县委书记孙萍,这位是县长方琴,这位是公安局局长,副县长江铭。”
“这个项目就是你们的江局长为大家策划的,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们讲,我们尽量为大家排忧解难,解决实质性问题。”
几个村民一听,顿时有些紧张了。
“大家不要紧张,我公安局局长江铭,我们刚从镇政府出来,你们的镇长时进说的情况有些不靠谱,所以直接进村了解一下。”
江铭说着,亮出了自己的证件,村民们这才放心不少。
自打江铭上来后,村里各种恶性案件大幅度减少,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。
许多村民们也庆幸有这样的局长。
“江局长,那请问,这个消息到底是怎么来的,你能给我们一个解释吗?”
很显然,群众对三项规划项目并无异议,明显有人造谣生事。
而作为镇长的时进不仅没有努力为村民们澄清事实,反而有意破坏这个项目的进展。
这时,时进也开车跟了过来。
村民们一见,纷纷散开。
孙萍和方琴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了。
时进停了车,眼神冰冷地盯着匆匆离开的村民们。
“你来干什么,你看看
第123章 急来抱佛脚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